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威廉希尔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重塑教育理想和教育使命,加快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根据我校《关于开展主题教育思想大讨论的通知》要求,willhill官方网站以“转变法学教育思想观念,提高法学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围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课堂研究与改革、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实践教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主题学习、模块化讨论、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学习讨论活动。为进一步巩固思想大讨论的成果,willhill官方网站开设专栏,展示我院教职工在“大讨论”活动中的思想收获。
人物简介:
王广辉(1962.8—),男,法学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法学会地方立法研究会副会长。现为williamhill中文欢迎您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宪法学。
主要讲授课程:《宪法学》、《比较宪法学》、《人权法》、《地方制度》等。
“如何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 的问题,不是仅仅在williamhill中文欢迎您才存在,是中国法学教育领域的共同问题,对其进行的思考,必须置于中国正在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这样大的背景之下,才能对其具有的紧迫性有深刻的认识。也就是说,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是全面深化改革在法学教育领域的体现,也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1.何为应用型法律人才
法学专业的应用性最终就体现在如何针对面临的现实法律问题,运用专业知识和理论,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而且能够对之具有的合理性、可行性做出有说服力的分析。除此之外,应用性还体现在专业性的方面,现实中很多的问题可归入法律现象的范围进行你思考,但并非只有法律上的解决之道,但作为法律人,提出的解决思路、措施必须是专业性的,体现的是专业性的思维,采取的措施是法律性的,与其他专业的思考存在明显的区别。
对应用型的理解不能与操作性相等同,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学原理,要有专业性方法的恰当选取,还要有专业性的分析论证,更要有公平、正义、人权等法律价值的坚守。因此,不能将应用型与原理学习、理论性内容的掌握相对立,与应用型相对应的是研究型。此外,这种所谓的应用型,是在整体上讲的,不排除受教育者将来从事理论研究职业的可能性。即便是理论研究,深层上讲也是为了解决面对的问题,不存在纯粹的理论研究,或者说为研究而研究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教师而言,如果没有自己的研究作为基础,你授课的内容不过是对他人研究结论的转述,自己缺乏深刻的体会,无法参透其中隐含的法理。
2.willhill官方网站在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应用型的培养目标未能落实
办学定位是应用型;人培方案是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设计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实训实验内容是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建立起来的。但基本上停留于口头上、文字上、思想观念上,转化为现实的情况不理想,效果不明显。
2.课程体系的特色不明显
法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国家有明确的规定,但国家的规定只是一个底线标准而不是最高标准,可以在此基础上有所选择,内容方面也能够有所侧重。因此,坚持国家标准与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不是对立关系。
就目前我们建立的课程体系而言,一是如何突显应用型未能很好体现出来;二是在哪些方面的应用型不具有显示度。如果是所有的方面都体现应用型,实际上是做不到的。
3.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效果不显著
(1)教学方法基本上是知识的传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不够重视,或者说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体现出来。
(2)实践教学、实训实验很大程度是过程性的;毕业论文的撰写不是针对问题,而是依赖于资料文献;实习过程中熟悉操作程序的因素占了很大比重。
(3)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不高,教与学的互动性不强。
(4)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面,考试内容的知识性、记忆性成分比较大;实习报告不是检验学生哪些方面的专业能力得到了运用,而是实习过程、事务性工作内容的记载。
4.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1)教师的知识更新问题
(2)教师的应用水平问题
(3)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
3.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
1.如何实现应用型的培养目标
通过对培养方案的修订、专业特色的凝练、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的改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理论教学与实践运用的融合来实现。
2.课程体系的变革
在坚持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以“厚基础、重能力、职业化”为指导思想,凝练本院的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特色,减少课程数量,提高课程质量。
3.教学方式的变革
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重点部分突出、反映前沿成果、回应社会关切、引领价值树立。
教学内容的构成,应包括基本知识讲授、相关文献阅读、案例分析讨论、专业写作训练。
教学活动的组织,应实现教与学的积极互动,促进教学相长。
4.检验方式的变革
考试内容上,对题目类型进行变革。
实习组织上,开展主题式实习、鉴定式实习;
论文写作上,内容要以考察学生的能力为核心,方式上要多样化。
实验实训课程要提高融合性,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外聘实务专家的作用。
5.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方面
(1)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学术活动,了解和把握学科发展状况。
(2)引导教师以教学为目的进行科研,以科研来促进教学。特别是要让教师增强科研的规划性、保持科研内容的连续性。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或团队的科研领域及其优势。
(3)对教师教学内容的评价,要进行变革,既要看完成的数量,更要看完成的质量。